苏州市常熟“法治小区”建设推进简况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全市“法治小区”建设步伐。8月31日,常熟市召开“法治小区”建设推进会,市委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黄薇、各镇(街道)司法所所长、各法治小区建设负责人等三十余人参加。
强调法治小区要以“三治”融合为统领,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多方参与为导向,以依法治理为手段,达到群众自治目的。要求法治小区建设要达到六个的标准,即建一支队伍,订一套制度,提一个主旨,突一条主线,增一个项目,创一个品牌。
市委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黄薇发表总结讲话
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为什么建”的创建背景。充分发挥法治在小区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加强对全市“法治小区”建设的组织统筹,将“法治小区”建设作为法治常熟建设重要任务加以推进。
要紧盯工作目标,突出重点任务,明确“怎样建”的工作要求。围绕“法治小区”建设目标、建设要求和建设内容,稳步扎实推进全市“法治小区”建设,有效推动“五治融合”,把小区建设成法治、文明、宜居的生活家园。
要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明确“谁来建”的责任主体。推进形成“法治小区”建设的“路线图”“施工图”,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法治小区”建设的良好局面。注重典型培育,共享先进经验,加大“法治小区”建设成效宣传力度。
常熟市坚持“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和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涌现出常福街道景泰社区、虞山街道星海社区、海虞镇海福新城社区等一批先进典型。常福街道景泰社区衡泰锦苑积极打造“景明泰和”基层治理品牌,打造法治素养高、法治能力强、团队协作优的“法治小区”建设领导队伍,建立网格化居民接待、居民就近协商议事制度。组建“法治小区”建设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小区居民、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法治小区”建设,使法治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虞山街道星海社区以“星锋筑梦,汇爱成海”为主线,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法治元素融入小区治理,完善“1+5+N”的管理框架,通过推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菜鸟驿站等新业态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公益创投“家门口的服务站”品牌项目,打造法治驿站,畅通居民意见反馈渠道。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苏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
海虞镇海福新城社区依托“8+X”援法议事会制度,制定民主议事流程,每月至少召开两次居民会议,协商讨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事项,安排议事会成员、廉勤监督员对议事决策的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决策公开、公正。社区取得了“劝住一张牌,和谐传彼心”“规范一辆车,楼道更宽敞”等“十个一”治理成效,入选江苏省首批“援法议事”典型案例,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苏州市先锋基层党组织”“苏州市最佳‘金乡邻’志愿服务社区”“苏州市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百佳示范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