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流程图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01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是指哪些争议可以且应当适用劳动仲裁诉讼程序。简单讲,所有劳动争议都属于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那么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呢?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1.因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因履行企业内部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劳动权利义务内容而发生的争议;
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争议;
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争议。
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发生争议属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而不属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属劳动争议。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也属劳动争议。
02
劳动仲裁流程:
03
劳动仲裁材料清单如下: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单位数量提供);
2.你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户口薄、户籍证明等);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用人单位的注册信息(如:营业执照,不能提供营业执照的,可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去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有的地区也可以在劳动仲裁现场查询企业工商登记信息或者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面查询企业相关信息并打印);
5.证明争议事实的证据及证明你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如有)、钉钉记录、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在你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你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服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不予受理的前提下,你才可以去提起诉讼,未经过劳动仲裁直接就去诉讼,法院是不会受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