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抚养赡养 > 正文内容

离婚时男方抢夺、藏匿孩子?法院判了

daodaoxia2年前 (2023-09-28)抚养赡养150

 离婚诉讼期间

孩子被爷爷奶奶带走藏匿

母亲与孩子见面遇阻

抚养权如何判定?

和鹏法君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吧!


案情简介

p824.jpg


李某(男)和王某(女)于2017年登记结婚,婚后同年生育一女李宝(化名)。2021年,李某以双方感情不和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双方经调解仍未能和好,李某坚持要求离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宝主要由李某和王某的母亲抚养照顾,2021年9月,因李某与王某的母亲发生冲突,4岁的李宝被李某的父母带回河南老家。


李宝现随李某及其父母共同生活。双方当事人均主张李宝的抚养权。



法院审理


李某的父母在未告知王某的情况下,将李宝带回老家藏匿,甚至在王某找到老家时暴力阻止王某与李宝见面,已构成抢夺、隐匿未成年子女的违法行为,该违法行为剥夺了孩子享受母亲亲身陪伴、亲自抚养的法定权利,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激化了夫妻双方甚至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影响恶劣,应予禁止。


现李某、王某双方均主张婚生女的抚养权,李某在离婚诉讼期间抢夺孩子,制造孩子由其直接抚养的既成事实,企图以此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严重损害了王某与李宝的母女亲情,亦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王某具备抚养李宝的条件,法院判决李宝由王某抚养。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即使选择了离婚,但是对于孩子,很少会有父母真正舍得下。由于离婚后,需要在父母中选择一方作为子女的直接监护人,直接行使抚养权,一些担心无法获得抚养权的父母想要通过“抢孩子”“藏孩子”的方式提高获得抚养权的机率,这样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父或母对孩子合法的监护、抚养、探视的权利,且给未成年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应予禁止。


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应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原则,以是否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作为考量的关键因素,如果行为人一旦被认定存在类似的违法行为,法院将充分发挥判决对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判决由无过错方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供稿:市中级法院民事庭

作者:赵曼琪

编辑:马丽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程大壮律师(强壮的壮)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zhuoyueju.com/post/391.html

分享给朋友:

“离婚时男方抢夺、藏匿孩子?法院判了”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